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
 
   
 
麻竹(Dendrocalamus latiflorus)
发布时间: 2019-04-04

科:禾本科 

属:牡竹

形态特征:丛生竿高20-25米,直径15-30厘米,梢端长下垂或弧形弯曲;节间长45-60厘米,幼时被白粉,但无毛,仅在节内具一圈棕色绒毛环;壁厚1-3厘米;竿分枝习性高,每节分多枝,主枝常单一。箨鞘易早落,厚革质,呈宽圆铲形,背面略被小刺毛,但易落去而变无毛,顶端的鞘口部分甚窄(宽约3厘米);箨耳小,长5毫米,宽1毫米;箨舌高仅1-3毫米,边缘微齿裂;箨片外翻,卵形至披针形,长6-15厘米,宽3-5厘米,腹面被淡棕色小刺毛。末级小枝具7-13叶,叶鞘长19厘米,幼时黄棕色小刺毛,后变无毛;叶耳无;叶舌突起,高1-2毫米,截平,边缘微齿裂;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15-35H (50)厘米,宽2.5-7 (13)厘米,基部圆,先端渐尖而成小尖头,上表面无毛,下表面的中脉甚隆起并在其上被小锯齿,幼时在次脉上还生有细毛茸,次脉7-15对,小横脉尚明显;叶柄无毛,长5-8毫米。花枝大型,无叶或上方具叶,其分枝的节间坚硬,密被黄褐色细柔毛,各节着生1-7枚乃至更多的假小穗,形成半轮生状态;小穗卵形,甚扁,长1.2-1.5厘米,宽7-13毫米,成熟时为红紫或暗紫色,顶端钝,含6-8朵小花,顶端小花常较大,成熟时小花能广张开;颖2片至数片,广卵形至广椭圆形,长约5毫米,宽约4毫米,两表面之上部均具微毛,边缘生纤毛;外稃与颖类似,黄绿色,惟边缘之上半部呈紫色,长12-13毫米,宽7-16毫米,具多脉(29-33条),小横脉明显;内稃长圆状披针形,长7-11毫米,宽3-4毫米,上半部呈淡紫色,脊间2或3脉,两脊外至边缘各有2脉,脊上及边缘均密生细长纤毛;鳞被不存在;花药黄绿色,成熟后能伸出小花外,长5-6毫米,药隔先端伸出成为小尖头,其上还生有微毛;子房扁球形或宽卵形,上半部散生白色微毛而下半部无毛,具子房柄,有腹沟,其长约7毫米,花柱密被白色微毛,柱头单一,与花柱间无明显界限,偶或柱头2枚。果实为囊果状,卵球形,长8-12毫米,粗4-6毫米,果皮薄,淡褐色。

分布范围:产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。在浙江南部和江西南部亦见少量栽培。越南、缅甸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台湾和香港。

园林用途:本种是我国南方栽培最广的竹种,笋味甜美,每年均有大量笋干和罐头上市,甚至远销日本和欧美等国。竿亦供建筑和篾用,庭园栽植,观赏价值也高。


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
版权所有 江西农业大学  地址: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 邮编:330045